借此我们原本中《国际工程计划管理软件百问百答》中关于P6等软件核心概念梳理出50个最重要的术语。这些术语掌握了其实P6的理论层面基本没有问题,剩下的就是流程和功能熟悉方面,我们也会继续总结提炼。后面将会在项目控制联盟会员专属区域分享更多内容。一般来说专业的计划管理软件中应该有这些术语的存在和实现!目前在国内对应最完整的也就是PPE软件了,其他的计划软件自己发明的东西也比较多,应用场景也会受限,具体可以参考上一篇文章。国产计划管理软件 PPE 到底好在哪里?
老规矩,先来一张图掌握全拿下,后面再列出所有明细。如果需要PDF版本留言即可。

一、基础概念类
1 作业(Activity)
•说明:项目中消耗时间和资源的具体任务,是进度计划的基本单元。
•示例:施工项目中“浇筑混凝土”“安装门窗”等可量化执行的任务。
•P6位置:在“作业”页面创建,可定义工期、资源分配及逻辑关系。
•用法:分解项目范围为可管理单元,实现进度编排与资源调度。
2 基线(Baseline)
•说明:经批准的固定进度基准,用于衡量执行偏差(纠正“目标计划”译法混淆)。
•示例:项目启动时审批通过的初始进度计划。
•P6位置:在“项目→项目详细信息”中创建及维护基线版本。
•用法:对比实际进度偏差,支撑变更管理与绩效报告。
3 里程碑(Milestone)
•说明:不消耗工期的关键节点,标记阶段成果或决策点。
•示例:“需求确认”“竣工验收”等标志性事件。
•P6位置:在作业属性中勾选“里程碑”,可设为开始/结束里程碑。
•用法:监控关键节点,同步重大进展给利益相关方。
4 项目编码(Project ID)
•说明:P6中唯一标识项目的代码,用于跨项目管理与数据检索。
•示例:“PRJ2025-007”表示2025年第7个项目。
•P6位置:创建项目时自动生成或自定义,显示于项目详情。
•用法:多项目环境中快速定位目标项目,支撑组合管理。
5 活动编码(Activity ID)
•说明:P6中唯一标识作业的代码,便于跨模块引用。
•示例:“ACT-001”表示项目中首个作业。
•P6位置:创建作业时按规则生成(如WBS+流水号)。
•用法:报表中精准定位作业,避免沟通歧义。
6 更新(Update)
•说明:将实际进度、变更等信息同步至P6计划的过程。
•示例:每周录入已完成作业的实际时间。
•P6位置:在“项目→更新”中批量录入或通过接口同步。
•用法:保持计划时效性,确保决策基于最新数据。
二、进度管理类
(一)进度计划基础
1工期(Duration)
•说明:完成作业所需的工作时间总量(与资源投入无关)。
•示例:“墙体砌筑”工期设定为10个工作日。
•P6位置:在作业属性中直接输入或通过“工期×资源”反算。
2甘特图(Gantt Chart)
•说明:以时间轴为横轴、作业为纵轴的条形图,直观展示任务工期与逻辑关系。
•示例:施工项目中各工序的开始/结束日期以横向条形呈现。
•P6位置:默认主视图,可在“视图→甘特图”中配置。
3网络逻辑(Network Logic)
•说明:作业间依赖关系构成的逻辑网络,决定任务执行顺序。
•示例:“需求分析→系统设计→编码”形成串行逻辑链。
•P6位置:在作业“关系”选项卡定义紧前/紧后关系。
4节点(Node)
•说明:网络图中表示作业开始/结束的关键点或里程碑。
•示例:项目启动节点、阶段验收节点。
•P6位置:在“视图→网络图”中显示,可自定义样式。
5日历(Calendar)
•说明:定义作业的工作时间规则(工作日、班次、假期等)。
•示例:标准5天工作制或含夜班的特殊日历。
•P6位置:在“企业→日历”中创建,可分配至项目或作业。
(二)任务依赖关系
1紧前作业(Predecessor)
•说明:后续作业开始前必须完成的前置任务。
•示例:“地基施工”是“主体结构”的紧前作业。
•P6位置:在作业“关系”选项卡中定义依赖类型(如FS/FF/SS/SF)。
2紧后作业(Successor)
•说明:依赖于前置作业完成的后续任务。
•示例:“墙体砌筑”是“地基施工”的紧后作业。
•P6位置:在紧前作业的关系设置中自动关联。
3延时(Lag)
•说明:紧前与紧后作业间的强制等待时间(正值)。
•示例:“油漆施工”完成后等待3天干燥再铺地板。
•P6位置:在作业关系中输入滞后值(如“FS+3d”)。
4前置重叠(Lead)
•说明:紧后作业可提前于紧前作业完成的时间重叠(负值延时)。
•示例:“管线安装”进行80%时启动“设备调试”。
•P6位置:在作业关系中输入负值(如“FS-2d”)。
5约束条件(Constraint)
•说明:限制作业开始/结束时间的强制性条件。
•示例:“设备调试”不得早于2025年10月1日启动。
•P6位置:在作业属性的“约束”选项中选择类型。
(三)关键路径相关
1关键路径(Critical Path)
•说明:决定项目最短工期的作业序列,总浮时为0(可通过浮时阈值定义)。
•示例:软件开发中“需求分析→编码→测试”构成关键路径。
•P6位置:甘特图中高亮标注,或网络图中显示为粗线。
2关键路径法(CPM)
•说明:通过计算最长路径确定项目最短工期的算法。
•示例:识别无浮时作业序列,确保资源优先投入。
•P6位置:P6核心调度引擎基于CPM自动标记关键路径。
3总浮时(Total Float)
•说明:作业可延迟而不影响项目总工期的时间裕量(LF-EF或LS-ES)。
•示例:总浮时5天的作业可推迟5天完成。
•P6位置:作业详情中“总浮时”字段,关键作业浮时为0。
4自由浮时(Free Float)
•说明:作业可延迟而不影响紧后作业最早开始的裕量。
•示例:紧后作业ES为第20天,当前作业EF为第15天,则自由浮时5天。
•P6位置:进度计算后显示于作业时间参数。
5最早开始时间(ES)
•说明:基于网络逻辑,作业可能的最早启动时间。
•示例:前置作业提前完成,“设备安装”最早可于第15天启动。
•P6位置:进度计算后自动生成,显示在作业时间参数中。
6最早完成时间(EF)
•说明:作业按最早开始时间启动时的最早完工时间。
•示例:工期5天的作业最早于第15天开始,EF为第19天。
•P6位置:由ES+工期自动计算,显示于作业详情。
7最晚开始时间(LS)
•说明:不延误项目工期的作业最晚启动时间。
•示例:若作业总浮时3天,LS=ES+3天。
•P6位置:进度计算后生成,用于判断作业时间弹性。
8最晚完成时间(LF)
•说明:不延误项目工期的作业最晚完工时间。
•示例:关键作业的LF等于EF,非关键作业LF=EF+总浮时。
•P6位置:由LS+工期自动计算,标识进度风险临界点。
(四)进度控制工具
1进度线(Progress Line)
•说明:甘特图中标识当前日期的垂直参考线,对比计划与实际进度。
•示例:进度线左侧作业未达当前日期,表明进度滞后。
•P6位置:在甘特图设置中启用,可自定义显示样式。
2完成百分比(Percent Complete)
•说明:作业进度的量化指标(0%~100%),基于实际工作量。
•示例:设计任务完成60%图纸量,标记为60%完成。
•P6位置:在作业跟踪中手动录入或通过实际工时计算。
3进度压缩(Schedule Compression)
•说明:不缩减范围前提下缩短工期的技术(如赶工、快速跟进)。
•示例:增加资源赶工“编码”任务,或并行“设计”与“开发”。
•P6位置:通过调整工期、重叠关系或增加资源强度实现。
4基线计划(Baseline Schedule)
•说明:项目启动时审批通过的基准进度,用于对比执行偏差。
•示例:立项时确定的各阶段里程碑时间节点。
•P6位置:存储于项目详情,可创建多版本基线。
5基线开始/结束时间(Baseline Start/Finish)
•说明:基线计划中作业的原定开始/结束日期,用于对比实际偏差。
•示例:基线显示“系统测试”应于10月1日开始,实际于10月5日启动。
•P6位置:基线创建时自动记录,可在作业“基线”选项卡查看。
三、资源管理类
1资源(Resource)
•说明:完成作业所需的人力、设备、材料或成本投入。
•示例:工程师、挖掘机、水泥、预算资金等。
•P6位置:在“资源”选项卡定义类型及可用性,分配至作业。
2资源分配(Resource Allocation)
•说明:根据进度计划,将资源指派至具体作业的过程。
•示例:为“混凝土浇筑”分配2名振捣工、1台混凝土泵。
•P6位置:在作业“资源”选项卡中选择资源并设置投入量。
3资源平衡(Resource Leveling)
•说明:调整进度计划以消除资源过载或闲置的过程。
•示例:重新排期避免同一工程师同时承担3项任务。
•P6位置:通过“资源→资源平衡”功能自动优化或手动调整。
4直方图(Histogram)
•说明:按时间轴展示资源需求的柱状图,识别峰值与谷值。
•示例:显示未来3个月每月所需焊工人数。
•P6位置:在“资源→资源直方图”中生成,可按日/周/月展示。
四、结构分解类
1工作分解结构(WBS)
•说明:将项目范围分层拆解为可交付成果导向的结构化框架。
•示例:IT项目分解为“设计→开发→测试→部署”阶段。
•P6位置:在“WBS”页面构建层级,关联作业与责任分配。
2工作包(Work Package)
•说明:WBS最低层级的可交付成果,包含一组相关作业。
•示例:“电气安装”工作包包含“管线敷设”“设备接线”等作业。
•P6位置:在WBS中定义工作包,关联作业与责任主体。
3企业项目结构(EPS)
•说明:企业级项目分类框架,按战略维度(如业务线、区域)组织项目。
•示例:EPS层级为“集团→事业部→项目类型→具体项目”。
•P6位置:在“企业→EPS”中构建层级,关联项目与组织架构。
4组织分解结构(OBS)
•说明:按组织部门/岗位划分的层级结构,明确项目责任。
•示例:OBS中“工程部→土建组→施工员”对应作业负责人。
•P6位置:在“企业→OBS”中配置,关联作业与责任主体。
5成本分解结构(CBS)
•说明:按成本类别(人工、材料、设备等)划分的费用管理框架。
•示例:将预算分解为“直接成本→间接成本→管理费”。
•P6位置:在“项目→成本”中配置科目,关联作业与预算条目。
五、成本与绩效类
1实际值(Actuals)
•说明:作业执行中记录的真实工时、成本等数据。
•示例:“混凝土浇筑”实际消耗120工时,材料成本5万元。
•P6位置:在作业“跟踪”页面录入实际开始/完成时间及资源消耗。
2偏差(Variance)
•说明:实际值与计划值的差异(如进度偏差、成本偏差)。
•示例:作业实际成本12万,预算10万,成本偏差+2万。
•P6位置:在“跟踪→偏差分析”中对比基线与实际数据。
3阈值/临界值(Threshold)
•说明:触发预警或行动的预设临界值(如成本超支10%)。
•示例:设置成本偏差阈值±5%,超支时自动生成预警。
•P6位置:在“项目控制”中配置阈值规则,关联监控指标。
4权重(Weighting)
•说明:为作业或目标分配相对重要性系数,用于优先级排序。
•示例:关键路径作业权重设为100,非关键作业设为50。
•P6位置:在作业属性中设置“估算权重”,需结合外部工具实现复杂计算。
5S曲线(S-Curve)
•说明:累积成本、工时等变量随时间变化的S形曲线,展示进度趋势。
•示例:累计成本S曲线对比基线与实际支出,反映预算执行情况。
•P6位置:在“报表→S曲线”中生成,可选择成本、工时等维度。
六、工具与技术类
1项目评审技术(PERT)
•说明:通过乐观/悲观/最可能时间三值估算,量化工期不确定性。
•示例:作业乐观3天、悲观7天、最可能5天,PERT估算=5天。
•P6位置:需通过自定义字段(UDF)实现三值输入及公式计算。
2全局更新(Global Change)
•说明:批量修改多个项目元素的功能(如统一调整作业工期)。
•示例:因设计变更,将所有“钢结构施工”作业工期增加20%。
•P6位置:通过“工具→全局变更”设置筛选条件与修改规则。
3活动/作业分类码(Activity Code)
•说明:自定义分类标签,用于筛选、排序作业(如按“设计/施工”分类)。
•示例:为所有设计类作业分配代码“DES”。
•P6位置:在“企业→活动代码”中配置规则,作业属性中关联代码。
4仪表盘(Dashboard)
•说明:可视化项目关键指标的集成界面,支持实时监控。
•示例:显示进度偏差率、成本绩效指数、资源利用率等卡片。
•P6位置:在“报表→仪表盘”中自定义组件,拖拽配置显示内容。
七、可视化与报表类
1甘特图(Gantt Chart)
•说明:以条形图形式展示作业工期与时间轴的关系。
•示例:横轴为时间,纵轴为作业,条形标识开始/结束日期。
•P6位置:默认主视图,可在“视图→甘特图”中配置。
2网络图(Network Diagram)•说明:以节点和连线展示作业逻辑关系的图形。•示例:用节点表示作业,连线表示依赖关系,突出关键路径。•P6位置:在“视图→网络图”中查看,可自定义布局。
3直方图(Histogram)•说明:资源需求随时间分布的柱状图,辅助资源调配。•示例:显示某时间段内每日所需机械数量。•P6位置:在“资源→资源直方图”中生成。
4S曲线(S-Curve)•说明:累积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,用于趋势分析。•示例:累计工时S曲线对比计划与实际投入,预测完工趋势。•P6位置:在“报表→S曲线”中生成。
5进度线(Progress Line)
•说明:甘特图中标识当前日期的垂直参考线,直观显示进度偏差。
•示例:进度线右侧作业未启动,表明进度提前。
•P6位置:在甘特图设置中启用。
分类逻辑说明
1基础概念类:聚焦项目计划的核心单元(作业)、基准(基线)与标识体系(编码),奠定术语理解基础。
2进度管理类:按“计划构建→依赖关系→关键路径→进度控制”逻辑分层,覆盖时间管理全流程。
3资源与结构分解类:将资源管理(分配/平衡)与多层级分解框架(WBS/EPS/OBS等)归类,强化系统性思维。
4成本与绩效类:整合实际值、偏差分析与可视化工具(S曲线),支撑量化管理。
5工具与可视化类:独立呈现P6实操中的技术方法(PERT/全局更新)与图表工具,提升工具落地性。
这50个术语太实用了,P6入门必备👍
国产PPE软件真的能对标P6吗?有点怀疑
联动分析确实可以结合外部BI工具,我们团队用PowerBI做可视化比P6自带图表更灵活。
WBS是工作分解,OBS是组织架构,这下给新人解释终于不用手舞足蹈了🤣
「关键路径」这部分讲得真清楚,终于搞明白浮时怎么算了
求PDF版本!收藏学习太方便了
进度压缩那块可以再展开说说赶工和快速跟进的区别吗?
之前一直搞混基线和实际进度,看完这篇通透了
我们项目组全员都该看看,省得天天问什么叫WBS
资源平衡功能在实际项目中真的救大命
这内容比官方手册还清晰,作者牛啊
S曲线和直方图联动分析是不是有更高级的玩法?
PDF已发邮箱,注意查收~
赶工是加资源缩短工期,快速跟进是把串行任务改并行,风险更大
收藏了!正好最近在学P6,太及时了
看完终于搞懂WBS和OBS的区别了,以前一直混着用😂
作者能不能讲讲P6和MS Project的主要区别?
资源平衡那块实操起来还是很难啊,经常要手动调整
国产PPE用了一年多,确实比P6更适合国内项目
关键路径计算原来这么简单,之前被培训老师讲复杂了
建议加个术语索引表,查找更方便
看完马上分享给项目组了,下周例会就用这些术语😎